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人渴望清官的原因

大家都关注👉 成都夏虎律师
2024-10-04
上世纪90年代,电视剧《包青天》轰动一时,成为划时代的经典。前一段时间重新看,除了再次觉得展昭很帅、包拯很黑之外,还解开了自己的一个“世纪困惑”:小时候一直不明白“铁面无私编中间”是什么意思,这次特意看了片头曲字幕,原来是“铁面无私辨忠奸”。 在这部剧里,孰忠孰奸,作者早心有所属,就连年纪尚小如我者也能分辨得清清楚楚。包拯,那位脸黑如炭、爱民如子、忠于君上,被老百姓爱称为“青天大老爷”的人,自然是忠臣的典型代表。类似忠臣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,除了“忠”之外,他们的另一个鲜明特征是“清”,也即清正、清明、清廉。与“三年清知府、十万雪花银”的贪官相比,他们恪守道德,甘于清贫,对自己、对属下、对家人的严格,近乎刻薄。

我是成都夏律师,每天都在思考,每天都有感悟,每天都在用心记录生活。关注我! 

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几乎人尽皆知的海瑞了。据说,海瑞的母亲过生日,这位孝子也仅仅买了两斤牛肉打牙祭,平时更是简朴的不得了,菜自己种,肉干脆不吃。以至于总督胡宗宪听到这个消息,狠狠地八卦了一下:“昨天听说海县长给老母亲过生日,买了两斤牛肉。”
在权力达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地步,大多数同僚都在以权谋私,而自己也有机会以权谋私的时候,包拯、海瑞等却能甘贫乐道,在任上,还能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。包拯“拯立朝刚毅,贵戚宦官为之敛手,闻者皆惮之”。《剑桥中国明代史》中说,海瑞“是严峻守法的官员,热心保护老百姓,制止绅士的非法行为”。而包拯和海瑞死后则更甚,海瑞死后,“今江南郡邑相传公已为神” ,不少地方建有纪念祠堂,海瑞化为城隍爷的神话也广为传布。如今的广州城隍庙中,海瑞即是三位城隍爷之一。包拯则成了阴间东岳大帝属下专掌善恶因果报应的机构“速报司”的司主。
为何清官的形象一再拔高,乃至到了迷信的地步?对此,学者王子今有专门论述,在《权力的黑光:中国传统政治迷信批判》一书中,他说:“清官的形象,凝聚着民众对理想政治的向往,甚至往往成为自己生存希望的象征,于是终于幻化为民间信仰中的高大的神。”清官迷信的基础是人格的自我压抑,它意味着自卑自弱意识的强化,以及对自在且自为的“人”的品格的自我毁弃。百姓总是深怀对清官的幻想,幻想破灭后就再幻想职位更高、权力更大的官僚为清官。
然而,现实却不以志怪小说为脚本,神话也只能是神话。数千年来对“清官”的尊崇久盛不衰,本身就说明了“清官”的稀缺,以及“清官神话”的虚妄。因为,清官在帝制政体之下绝对无力扭转专横腐恶的大趋势。毕竟,与赃官、昏官相比,清官不过千万分之一,其力量并不足以在黑暗政治中投射光明。而且,官吏贪污的风气,已是“胶固于人心而不可去”。
其次,清官作为古代官吏道德行为的典范,会更自觉更忠实地维护封建政治体制,绝不可能超越帝制法统给予民众更多的政治权利。清官在本质上是封建政治秩序更可靠的支柱,在政治斗争的关键时刻,他们往往成为民众更为坚定的对立力量。故而,清官往往又跟酷吏联系在一起。《老残游记》中的玉贤和刚弼,即是“清官+酷吏”的典型。玉贤是以“才能功绩卓著”而补曹州知府的,但他其实是因急于做大官而不惜杀民邀功的刽子手。在他署理曹州府不到一年的时间内,衙门前12个战笼便战死了2000多人,九分半是良民。刚弼是“清廉得格登登”的清官,他曾拒绝巨额贿赂,但却倚仗不要钱、不受贿,一味臆测断案,枉杀了很多好人。
借此,刘鄂直斥清官误国、害民,“清官尤可恨”:赃官可恨,人人知之;清官尤可恨,人多不知。最后,书中指出,所谓“清官”的许多事迹难免有虚美增饰的成分,因为人们对清官的热切渴望,使得传说中清官的事迹经过了一次次理想的加工与炮制。在狂热崇拜的情感的作用下,人们还往往只是片面地夸大其“清正”的一面,对于其迎附世风,与官场鬼蜮相共的黑暗的一面,甚至视而不见。以包拯为例,从宋元开始到明清之际,包公断案题材的传奇小说就有数十种,各类的包公戏更是数不胜数。文章开头提到的93版《包青天》便是以《三侠五义》里的包拯为原型,结合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,讲述了包拯断案的41个单元故事。而《宋史·包拯传》中,仅记载包拯断有“牛舌案”一件案子。
除了清官迷信,《权力的黑光》还分析了政治万能迷信、天命迷信、君主迷信、长官迷信、先祖迷信、圣贤迷信、长老迷信、功臣迷信等种种传统政治迷信,基本上都是民众政治力量微弱的表现,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对政治权力的崇拜。正如卢梭在《忏悔录》中说的:无论我们作什么样的解释,一个民族的面貌完全是由它的政府的性质决定的。所以,只有真正地认识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,才能真正地认识历史中的中国和现今的中国。要推进政治进步,必须清理千百年来政治迷信的根基,洗刷其残迹,摆脱“宰猪场式的政治”,使人成为人。

我是成都夏律师,每天都在思考,每天都有感悟,每天都在用心记录生活。关注我! 

文章来源:辉煌新说。成都夏虎律师团队【版权声明】凡本公众号注明"来源”或“转自”的文章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仅供大家学习参考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利,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!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成都夏虎律师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